終於抽出個空,去看了場首映; 本覺得男女主角都沒聽過, 就算錯過也不會可惜.
但這想法在我看過後, 大大改觀. 如沒看, 真的會引恨!!
在分享觀後感前, 請大伙跟我做一個小測驗, 你就會知道我看完這部片中複雜的情緒
問題一:如果你知道有一個女人懷孕了,她已經生了八個小孩,
其中有三個耳朵聾、兩個眼睛瞎、一個智能不足,
而這女人自己又有梅毒,請問,你會建議她墮胎嗎?
我剛要回答,朋友制止了我,又問我第二個問題。
問題二:現在要選舉一名領袖,而你這一票很關鍵。
下面是關於這三位候選人的一些事實:
候選人A:
跟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往來,而且會咨詢占星學家。
他有婚外情,是一個老煙槍,每天喝8─10杯的馬丁尼。
候選人B:
他過去有兩次被解雇的記錄,睡覺睡到中午才起來,
大學時吸過鴉片,而且每天傍晚會喝一夸特的威士忌。
候選人C:
他是一位受勛的戰爭英雄,素食主義者,不抽煙,
只偶爾喝一點啤酒。從沒有發生過婚外情。
請問你會在這些候選人中選哪一個?
朋友讓我把答案寫在紙上,然後告訴我說:
候選人A是:富蘭克林‧羅斯福,
候選人B是:溫斯頓‧邱吉爾,
候選人C是:亞道夫‧希特勒。
我聽了答案驚訝地張大了嘴巴。
才看完以上的測驗, 當晚或隔晚我就看了這部片的首映,
所謂的價值觀與對錯, 是否有一定的定律通則, 似乎是那麼的混沌不明??
經歷過陪父親抗癌和近期母親因"皮蛇"而入院的階段,
深深了解照顧病人期間的那種心理壓力和不平靜, 而壓力的轉移或釋放是必須且必要的, 因為那種像千石重的窒息感是會引人發狂的.
然而, 劇中的男主角釋放壓力的方式或許與一般人不一樣,
說得貼切點, 我認為他與他的妻子同樣都患了疾病,
一個是癌症的折磨, 而另一個是心理對性的欲求不滿的折磨.
你說.....誰是可憐的病友?
一個是身體的苦痛, 一個是無法面對自己的怯儒,只能藉不停的外遇, 稍得心靈上的託負和滿足.
就像做錯事的孩子, 渴求母親的撫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