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群人 一座島 一片海 一個假期 一次放逐 一段記憶
連寫了二篇我受傷的狀況,也該交待一下這次流浪的行程了巴
必竟這件事本質就是快樂和放鬆, 雖有意外的插曲,但也不能失了原味
蘭嶼,這個QRM Prof. Kuo念念不忘的小島
只怪我行程跟的太倉促,近期又因工作忙的關係,根本未先行study,有點辜負了教授在課堂上的recommand
蘭恩教堂,混搭的藝術風情....我因受傷,無緣領略
人文風情,也因未做功課,覺得有點隔靴搔癢之憾
但,對這兒陰晴不定,變幻詭譎的天候,倒留下很深刻的印象
晴天烈日,不代表你可鎮日享受天光,
常常,
一朶浮雲飄過,
你就能領受冷風的肆掠,驟雨的澆灌
追著日,躲著雲,
好似是孩提時的床邊故事:太陽公公和北風爺爺比賽,看誰比較厲害能讓路人的衣服脫下或穿上
我們像是一群被風與日玩弄的路人,在陌生的異地,領受秒殺不定的陰晴
來到了蘭嶼,少不了獨木舟、飛魚與丁字褲
由於是飛魚季期間,家家戶戶門前屋後,都掛滿了日曬中的飛魚,
但因"女人不能碰船,不然船會捕不到魚"的習俗,讓一意想領受一下海上獨木舟的我,有所遺憾
而另外,因為"我的好朋友"不恰巧的拜訪,讓我完全被剝奪了任何下海的權利
帶著備用的OPEN WATER LICANCE也完全無用武之地,
幸虧在吃飯時,有一群不認識的遊客,玩瘋的試穿當地的代表服飾--丁字褲,讓我在行程中,終於有了一二張動態的"生態"寫真
蘭嶼舊稱紅頭嶼,因為島上盛產蘭花而更名「蘭嶼」,島上居住著雅美族人(現大家都稱達悟族人,以有所區別),共有椰油、紅頭、東清和朗島4村。該區生活仍保存其特有傳統的原住民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。老一輩族人(野銀)仍習慣居住在傳統地下屋,生活形態未有顯著變化,但如遊客要入部落拍照,需事先洽詢,不然之前是曾經引爆衝突的,好像要先知會而且要付費。
**遠眺野銀部落地下屋
**蘭嶼的圖騰
大家常見的圓形如太陽的圖騰,一般在船的前後左右二邊都很容易見到
在當地老嫗的介紹下,才了解,這個圖騰象徵著眼睛,船上了眼睛,出海才不會迷失了方向
而在達悟的民族中,用色最多的不外乎:紅、黑、白
紅色代表熱情、黑色代表尊貴、白色代表純潔
在船身上你還可見到一個像人張開4肢的圖騰,老嫗說道:那其實是達悟的文字,象徵著平安
整個蘭嶼的行程,最後summarize一下,不外乎
1.拍照
2.自拍
3.發呆
4.發呆 &
5.發呆...有海、有山、有烈日、有雨水...在很變化多端的大自然美景中發呆